網路上瀏覽率相當高的車輛鑑定教學影片,鑑定教學沒錯,但認證標準呢?

消費者在購買中古車的時候,都很怕買到瑕疵車,
而網路上也有眾多教看車的手法教學,但並不表示看過教學再捧本天書,
就可以出門估價抓車自己開店了,中古車的奧秘沒那麼淺。

碰過許多客戶在想購車的時候(尤其是討論區內過來的客群,要求標準較高),
要求是否能夠進德國萊茵認證,來確保車況是否如車商所保證的車況一致。
但我回詢客戶「你是否對德國萊茵有所了解?」的時候,得到的答案卻幾乎是否定的。

現在市場上對中古車的鑑價標準不一,許多公司都提供這個服務。
除了SUM、SAVE、HOT三大聯盟各自有自己的認證標準與服務之外,
還有幾個機構也有做這個部份的服務,部落格右方均有超連結可點選。

德國萊茵算是目前市場上認證標準最嚴苛的第三方認證場所,
行將競拍部份僅提供法拍車的車況驗證,
(行將和SAVE算系出同源,但檢驗標準、驗證人員及場所的差異…不討論。)
汽車鑑價協會算是處理法律糾紛,政府機構對中古車鑑價的判定標準。
車測協會是偏向研發的部份,基本上與一般民眾是沒什麼關聯的。

而在買賣中古車的時候,隨著年份的遞增,驗證的標準也應該放寬鬆些。
依照不同的年份,粗略分為以下幾個區間做介紹:

一、新古車時期:

出廠三年內的中古車適用這個標準,雙B等級的高級車款適用5~8年內。
基本上這區間的車款才建議至德國萊茵做驗證,原因在下篇待述。

通常這區間的中古車車況最佳,價格最高,標準放最高是理所當然,
大多數消費者也會有「如果車況不好,我大不了加一點錢買新車」的心態在。

落地後的中古車通常都會有三成左右的折舊,前三年的折舊是最高的,
買這時期的中古車可避過10~20萬的折舊差價,但畢竟非自己養的,
相對的這年份的中古車來源較少,問題車整理後轉售的利潤也高。
這部份的風險也是需要衡量考慮的,因此個人強烈建議至德國萊茵做車況驗證

簡單的問個問題就好:
「如果你有一台新車買來持續都回原廠保養,跑的少都停車庫,
 無撞無泡,全車原漆,這種車你會願意低價售出嗎?」

會換車的部份除了大瑕疵撞泡之外,也有可能是新車貸款繳不出來,
或是發生狀況,需要一筆資金週轉,才會賣車求現。
雖然也有因為車況開不習慣而換車,或是典型的喜新厭舊型的,
估算這些可能的售車原因,再對單獨的車型來做衡量。

「一車一況一價,便宜必有因;貴的不一定好,但好的一定貴。」
 這句話,算是中古車業的定律了。

除了車況部份,鑰匙有沒有備齊全(原廠通常附二支)、車籍資料齊全、
里程數在適合範圍內,以及原廠保養記錄是否詳細可供存查。
通常原廠保固期內,大多數的使用者都還是會到原廠做維修及保養,
過保固要求全在原廠保養確實是有難度,但原廠保固內的新古車這點算基本要求。

(超過三年的車許多會至民間保養廠維修保養,因此要求原廠記錄有困難度在。)

二、過渡期:

出廠約4~8年左右的車適合此時期,這也是車況和車價最合比例的年份。
車輛磨合期過了,相關耗材雖然開始陸續需要更換的動作,但還花不到大錢。
而這年份的車價通常只剩新車價的一半甚至更低,後續的折舊也愈見緩和。

這年份對車況的要求就不應該放太高標準,當然非撞非泡是基本要求。
常見的問題是可拆卸的鈑件更換引擎腳避震器傳動軸皮椅

鈑件更換是常見的疑慮,像本文首發的那則影片,說的就是鑑定這部份。
但是各大認證機構對事故車的判定標準,通常是以會引發安全性上的顧慮為主,
也就是車身主要結構有受損,才算是事故車。

(因此影片中鑑定的部份就算有問題也不算事故車,看似專業,
 但實際價值其實也就只有車商抓車時挑毛病扣車價來用而己。)

因此,在這個部份,常見的如保險桿葉子鈑,甚至是整片車門
發現其螺絲部件有拆卸更換的痕跡,都不算是事故車。
頂多是發現蛛絲馬跡之後,能否順藤摸瓜找到更重要的碰撞證據線索而己。

這之中比較有疑慮的是水箱支架,因為這也算是可拆卸的部件,
但撞擊傷到這裡也算撞滿大力了,因此在認證標準中也算是事故車。
不過水箱支架有傷不見得大樑及下方保桿樑也有受損,在安全性上其實影響不大,
若車商有明白告知,車價車況合理,確實沒傷樑的前提下,還是相當值得購入的。

其他部件則屬於消耗品的部份,會特別提及的原因,
是它們是許多消費者購車時覺得車況不好的主因,以及後續修繕的爭議點。

怎麼說呢?比如說引擎腳,原廠建議是五年需要更換一次。
它的作用是將引擎固定在大樑上,並提供緩衝引擎震動的功能。
由於多半是橡膠部件,因此年份到了都會慢慢固化,車身抖動也會變大。

橡膠固化會讓引擎腳壞掉,導致「損壞」而使引擎整顆掉下來嗎?
顯然不會,它只是失去了緩衝引擎震動的功能罷了。

而引擎腳老化,車身抖很大,就表示引擎功能不好嗎?
這也不是,它們完全是沒有相關性的二個零件。

懂車的朋友就能理解上面的原理,但對不懂車的客群來說,
看到皮椅皺皺,車子抖抖,就下意識覺得這車狀況極差,算是有些冤枉。
消耗品的基本要求是堪用,在車商的責任來說需要做到全車零件堪用的程度,
但若要求做到後座二邊窗戶升起來速度要一樣,這標準也太強人所難。
(別懷疑,我真碰過買12年車的客戶向我們要求這點的。)

而這個年份的認證,有一般聯盟車行的非撞非泡標準檢驗書就己經很足夠了。

又,所謂的三大保固指的只有引擎、變速箱、方向機,
其餘部件是不含在保固範圍內的,當然包括上面所提的常見消耗零件。

至於收了保固費之後,若保固機件損壞了,它是壞週遭還是全部,
費用是全額負擔還是部份負擔,這又是些許不肖車行玩弄的另一番故事了。


三、平價代步車:

9~13年的車齡列在這個區間,大致中古行情落在10~20萬這個區間。
基本上這區間的車要穩穩開個五年是沒什麼問題的,
但相對的陸續需更換的耗材也會變多,像上面所提到的堪用非損壞的料件,
如果一直沒更換的話,也會開始進入到非得更換的損耗程度。

因此,要想購買這價位的車種,維修的考量也是相當必要的,
反而稅金CC數的考量可以不用放那麼重,因為2.0的車價通常比1.6便宜,
稅金一年差五千塊,但車價可以差上幾萬,值不值得就看個人情況考量。

這部份討論車況的點,除了上面所提的以外,重點是原廠原漆及內裝

有些人會將是否還是原廠原漆做為車況的判定標準,
這放在8年內的車是合理的,但9年以上的車就難免會洗澡,
這年份的車重烤漆並不一定是因為事故,大部份是車身漆因年份而有脫落,
或者是車身鈑件有許多小刮痕,想處理掉而烤漆整理,或是單純想換顏色。

這是個吊詭的現象:客人到現場看車,重烤過的說是有撞才烤的吧?
而看沒烤過的車,卻是說這車刮痕這麼多,想必前車主沒在顧車吧?
怎麼說怎麼錯,避而不談也被說不老實,小小中古車業務也真難為。

內裝的塑膠料板也是,大多數的人都沒有車庫或室內停車位,
經過幾年的日曬雨淋,車身金油層和內裝的塑料都會有灰化老化的情況出現。
若將這些也用新車的標準來看,那標準也未免太高。

而較高價格的消耗品在這時期也開始會陸續面臨更換的動作,
像是發電機、壓縮機、啟動馬達、煞車泵浦、底盤組件等等。
當然還是視車況而定,因此才會說需注意維修部份的價格及便利性。

至於認證?聯盟標準對於十年以上的車己經不會做認證的動作了。
真正要看的話,牽回原廠或是到認識修理廠去,是比較實際的。

四、廉價代步車:

14歲以上的車齡,就劃入這個範疇了,車行間俗稱的「目雜仔車」(台)。
在這個範圍內的車通常車價都不會超過十萬,少數車況極優或稀少的車款會。

而這個區間基本上就不會再有什麼小黃車撞車泡水車了,
就算有也是陳年累月的舊傷,狀況不嚴重才能活到這歲數還沒進殺肉場。
挑它的技巧就只有看各個機件是否都正常沒損壞而己。

有大問題的瑕疵車基本上在車商眼中沒有拿出來賣的價值,
因為利潤薄,維修狀況多,真正車況夠優才會收起來轉賣,
當然自售車除外,多的是瑕疵車車行不收,才轉而對外自售的便宜代步車

因此這區間的車適合找車商買,車商大都會先做整理再轉賣
否則如果客戶買不久就顧路,車商也是有道義責任需要處理。
自售車雖然可能比較便宜,但通常不會整理,也有車況方面的顧慮在

這區間的車況,看的就是引擎、變速箱等重要機件的狀況了,
整台車零件都順順的正常堪用,冷氣也夠冷,
鈑件不要銹蝕到穿孔破洞,下雨會漏水進來,
吃機油的狀況也不要太嚴重(老車吃機油正常),當代步車就很適合。

目雜仔車花在維修的費用其實也不像想像中的大,重點是折舊低。
十萬買進來的車,開個五年賣可能還有三四萬,報廢都有一萬。
雖然說花在整理修繕的費用可能較高,但折舊還是比10~20萬車要低許多,
單純市區代步不跑長途的話,選擇一台十萬內省油省稅小車其實是最佳選擇。

其他關於認證的內容標準及各家的差異性,就留到下篇再做介紹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凱嚴選汽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